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 Cookies和隐私政策>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坚信,只要持续沿着数字化这条创新之路前行,未来的挑战不仅不会阻碍我们,反而会转化为南方电网发展的新机遇。”6月26日,华为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接受南网“高质量发展系列专访”。在与南网新闻中心记者交流时,他分享了对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见解,详细剖析了当前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动态与长远趋势,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电力行业实现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以达到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目标。
孙福友认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引领能源行业走向更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驱动力。华为将持续加强与南方电网公司等能源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共同面对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携手探索更多创新解决方案,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进程,为构建更加智能、绿色、安全的电力系统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方电网报:孙总,您好。我们了解到,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已成立两年多,可能行业内对此比较熟悉,但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稍显陌生。所以今天借此机会,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
孙福友:电力数字化军团是华为面向电力组建的一个全职专业组织,团队的组建是华为电力业务的重新定位和战略升级。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华为的资源将源源不断地聚焦到这个行业。
电力数字化军团的业务范围是围绕电力行业和华为所擅长的ICT领域来展开的,再具体一点,是通信和计算领域,像大家熟悉的5G、光纤通信、IP网络和电力载波属于通信领域;而云、边缘计算、鸿蒙操作系统、数据库及AI则属于计算领域。
在这里,我特别介绍团队的两个使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回答您的问题。我们看到了碳中和碳达峰直接催生并加速了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这带来了系统性的挑战和机遇。但是我们看到了数字化、智能化与电力行业的对话,就像火车爬越美丽的川藏铁路,从泸定段到康定段,距离是50公里,但落差是2公里。我们要看到隔行如隔山,尊重术业有专攻,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消除鸿沟,相向而行。所以我们的第一个使命就是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在电力行业的需求和华为的能力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电力企业不仅要考虑传统意义的经营,还要承担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通俗的讲“人民电业为人民”。电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所以,如何降低数字化的门槛,让懂电的行家也能成为懂数字化和AI的专家,进一步让数字化的核心能力为业主所掌握,从而激发创造性,这是我们的第二个使命。
军团成立两年多时间,双方联合生态,深度打造了电力行业首个基于百模千态的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基于南网电鸿和全新一代的电力载波技术,联合打造配电物联网解决方案;提出了系统性解决配网10kV回传和400V透明化两个世界级难题的通信目标网。双方的合作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南方电网报:华为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合作成果丰硕,“南网电鸿”就是其中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华为在“南网电鸿”系统的研发中的角色,谈谈“南网电鸿”在电力行业中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以及下一阶段的计划?
孙福友:
2020年9月,华为把鸿蒙操作系统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南网电鸿”是基于开源操作系统构建的一个物联操作系统。我们作为南网生态中的一员,我们会把解决方案及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好;同时,作为电力行业关键需求与华为数字化能力之间的沟通桥梁,电力数字化军团会把华为积累的生态和运营能力介绍给南网,更好地助力“南网电鸿”落地。
我认为“南网电鸿”的三个定位非常重要。首先,电鸿是南网的电鸿,一方面,它可以在运维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如即插即用、只换不修、无屏变有屏等,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电鸿把跨专业和跨领域的数据打通之后,彻底解决数据不通用的问题,为进一步数字化和智能化打开了空间。
其次,电鸿是电力的电鸿,通过电鸿实现的“泛联接”,让更多的发电、储能、聚合商和用户都参与进来,互动起来,让数字电网变得更坚强、更灵活。
第三,电鸿是生态的电鸿。以深圳配网为例,通过电鸿能实现视频大联网,消除了过去的“小院高墙”,让所有设备和数据变成南网统一的资产,也能让更多的生态参与,让电网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生态厂商降低部署成本、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通过多方收益繁荣生态。进一步通过鸿蒙生态,能与家电乃至更多的行业,甚至是全社会互联与互动,这让未来有了更多的想象和可能。
我认为,接下来需要加速整个生态体系的构建和运营;也要增加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让大家眼见为实。
南方电网报:当前,人工智能(AI)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对于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在您看来,电力行业该怎样运用这些新的技术来助力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孙福友:
我先呈现一组公开的数据,到2025年,新能源总装机预计达到15.3亿千瓦,从配网接入的新能源将达到5亿千瓦,电动车将达到4500万辆。这说明了中国电力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挑战,AI加持的世界级创新能解决这样的体系性挑战。第二,我认为通信是AI的基础,体系化的通信才能让AI“触手可及”。第三,AI未来要持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聚焦关键业务场景来解决问题。
再一点,也是我特别想强调的:没有专业积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不可持续的,越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我们越要强调专业的纵深,但核心的专业能力需要识别出来,进一步分层解耦模块化,可按需快速组合。
南方电网报:您认为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有哪些优势?机遇在哪里?挑战有哪些?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孙福友:
从我的角度来看,南方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必答题走进了深水区。南方电网的优势在于其治理体系清晰、企业架构明确、数据基础良好,并有体系性的机制保障,好的开始意味着可以持续获取数字化和AI的红利。
但当前的挑战在于从战略到执行。
在新能源新负荷的加持下,也有与外部更广泛的生态、用户的互动的背景下,需要“大象也能跳舞”。
同时,电网要稳定运行、经营要稳健,重资产运营过程中,海量资产还在生命周期内,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数字化。如何带着历史走向未来,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好比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
所以在落地过程中,
第一,要围绕核心业务挑战,关键业务场景,来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而且要有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眼见为实。
第二,要考虑相应的架构,只有体系性的架构才能支撑从单点数字化转向有架构支撑的、开放的、可演进的、体系性的数字化。
第三,要围绕关键业务场景的责任体系梳理。如,配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400伏的挑战更为关键,解决这个位置的问题,新型电力系统的很多挑战迎刃而解。同时,除了大比例分布式光伏,大比例充电桩也是从这个位置接入电网,未来更涉及到潜在的储能、聚合商和用户的互动。相对于主网架,这一块的能力积累是薄弱的一环。要强化责任体系的梳理,进一步明确各专业部门业务边界、协同责任、优化指标体系和强化运营。
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哪个方向,都需要能快速把前面提到的专业能力+产业+生态,围绕关键业务场景,按需进行“乐高化”的组合,来快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日积月累,我相信这些挑战都会转变成南方电网的机遇,持续地释放出数字化和AI的红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读者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参考,不作为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的官方依据。如需了解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详情,请访问产品与技术介绍页面或咨询华为公司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