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矿业冶金
矿业冶金
个性化需求
创新研发
计划与分析
数字化生产
售后服务
数字化门店
零售云平台
企业网络
科技抗疫9步法
让数字技术成为抗疫的硬核力量
无处不在的联接
聚焦用户体验需求,实现联接智能化,网络主动感知变化和需求
无所不及的智能
为各行各业提供普惠AI,让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沃土数字平台
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
鲲鹏计算产业
鲲鹏展翅,昇腾万里,力算未来
F5G,光联万物
固定网络第五代
数字之城
科技让城市更美好 讲述深圳数字化转型故事
网络安全
可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通过华为购买
如果您有项目需求可直接在此提交,我们会在1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您
如果您想咨询产品或解决方案,请联系在线销售代表
通过经销商购买
您可以选择具体产品型号向经销商询价,经销商会直接和您联系
您可以查找附近的经销商,并直接联系他们
查找合作伙伴
成为合作伙伴
合作政策与市场管理
合作伙伴支持
行色匆匆的年轻人,通过绵密的地铁网络快速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地铁承载着这座城市各式各样的梦想,这正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
高峰期上下车人潮汹涌,地铁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遗失物品的求助。“呀,我的东西忘拿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在走出车站后,抬起头才猛然发现,自己的随身物品落在车上。这样的事情在深圳每年发生几百起,丢失的随身物品,价值过万的也不在少数。
如今,在深圳,“找东西”这件小事被科技赋予新的可能。为了提升乘客安全、高效出行的体验,深圳地铁集团联合华为等合作伙伴,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按照传统方式,想要找回丢失的物品需要一点运气,受技术制约,车载数据只能储存在车上的硬盘,靠人工进行拷贝。如果通过视频检索找回丢失的物品,只能在列车晚上停运后,安排技术人员将监控录像下载拷出。列车运行1小时,大概产生至少25GB的数据,即使用速率为200Mbps的移动硬盘拷贝,仍需1小时,工作人员还要一帧一帧地查看,物归原主何其艰难。
如果碰到紧急情况,甚至需要当场停车、清客下线,再重复上面的步骤。这样做,将严重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和乘客出行体验。
这种基本依靠人工,低效耗时的处理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率先应用5G和AI技术的深圳地铁无疑会改变这一切。
华为联合深圳地铁,在深圳地铁机场快线11号线,搭建了全球首例地铁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1。华为AirFlash 5G车地转储解决方案保障下,全车8节车厢40个高清摄像头的25GB数据,仅需150秒便可自动传输,再通过AI图像识别等技术,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便可快速确认背包遗失位置、拿包人身份及轨迹,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找包不用再碰运气了。
不过,小编还是要提醒乘客,乘客需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实际上,这只是5G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一个场景,该技术对于地铁智慧运维有着重大意义,在短时间内下载和分析运营数据,有效应对突发情况。5G技术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门,地铁运营生产中所有涉及数据传输的工作,都可以利用它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可延伸到多个智慧地铁场景的应用,助力深圳城市智慧交通更上层楼。
目前深圳地铁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地铁,并以智慧运维为抓手,形成了车站智慧服务、列车拥挤度智能显示系统、车辆智慧运维平台、智能巡检等十大重点项目,最终受惠的是市民。
刷脸秒过地铁闸机、通过拥挤度提示快速选择车厢……这一系列智慧应用正在提升深圳地铁的乘客体验。再比如,华为保障了11号线上,乘客的网络通畅;当列车途径深圳机场,驶向终点福田站,市民们又见到深圳这个融合5G和Wi-Fi 6的地铁站,高速上网、高清视频通话畅通无碍。
深圳地铁的规划师们,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利用ICT技术,全方位提升乘客体验,创立“智慧工地”、“智慧出行”、“智慧运维”等一张张新名片,签约华为等企业,推动地铁运营迈向数字时代,为智慧出行带来新的可能。
深圳地铁每天承载着500多万人次的通勤出行,是深圳市民公交出行的第一选择,自2004年开通1号线,至今已开通运营8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292.6公里。
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袭击深圳,整个城市被紧张的氛围笼罩。深圳地铁集团各部门逆风而行,高效有序地开展了各项防风救灾工作,彻夜对运营线路、在建工地、关键设备进行了检查和测试,最终有惊无险。
地铁建设领域亟待智能化升级,在市民对新开地铁期待和兴奋的时候,深圳地铁考虑的是,这么多同时开建的路线,建设任务繁重,既要“建得快”“建得多”“建得密”,又要保障施工安全和运营。
靠人工巡检显然难以满足。要知道,深圳共有16条线路、284公里线路同步在建。目前,深圳地铁 “智慧工地”“智慧运维”多个项目已逐步进入实验室测试和场外试点阶段。
其中,智慧工地视频分析系统由深圳地铁&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研发,帮助地铁在建的工程项目,借助机器视觉、AI智能分析、5G技术和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风险预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便于工地现场科学化和智能化管理。
当工人未佩戴安全帽、物料违规摆放、无关人员进入工地等违规情况发生,系统会自动及时响应进行处理,降低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事故发生概率。这些,都让工地变得更加安全,在保障安全的目标下“跑步”前进。
在飞驰的地铁列车背后,隧道是否有异物入侵、列车关键部件是否有磨损?这些都是检修人员日常运维和巡检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传统检修模式,结合深圳地铁建立的智慧运维系统,搭配AI视频分析能力,实现轨行区设备状态自动识别,对列车故障实时报警、对部件故障趋势预警、对关键部件寿命预警,提升生产效率和准确性,又加强了安全系数。
深圳地铁高峰期有600多万人出行2,如何管理和运营,保证铁路高效运营?随着深圳地铁线网的逐渐成型,一个统一平台呼之欲出,并且释放数据产生的价值。深圳地铁集团选择以华为沃土数字平台为底座,打造出了城轨沃土数字平台。
这个数字平台的价值可不一般,深圳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笑竹表示,基于沃土数字平台的联合创新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显性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智慧运维、智慧建设、智慧服务方面,全方位提升为乘客创造价值的出行增值服务。这些分散的数据和成果最终都接入深铁集团智慧中心的城轨IOC,实现了大数据的可共享、可分析,体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在城轨IOC,深圳的城市面貌跃然纸上,准确地反映各个地铁站点的出入站人流量及流向,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地铁旅客处理容量和提高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可视化技术实现地铁的智能化运维,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
在城轨IOC,深圳的城市面貌跃然纸上,准确地反映各个地铁站点的出入站人流量及流向,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地铁旅客处理容量和提高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可视化技术实现地铁的智能化运维,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
深圳地铁的建设与发展是深圳高速发展的见证,为深圳注入生命力与活力,拓展了深圳的发展空间。对地铁高效、美好的向往,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也是深圳市民的心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新局面,都给深圳地铁带来了新的期许。
深圳地铁集团已建立了涵盖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地铁+有轨电车“四网合一”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在未来10到15年间,将承担着1335公里地铁线路和1000余公里高铁及城际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任务,还承担2000多万平方米的物业开发任务,促使深圳与周边城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这都将为四网合一的轨道交通带来巨大的数字流量。
对于运营者来说,新的时代有新的机遇,需要让轨道交通行业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让数字信息产生价值。深圳地铁将基于沃土数字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充分利用每天数以千万计的出行大数据来分析客流的规律及其变化,从而改善运输组织和优化线网结构等。每一个细节的改进,都会为每一位深圳市民的安全出行更加保障。
俯瞰深圳湾,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地下穿越城市的力量正在澎湃,智慧城市的列车已经从深圳地铁始发。
备注:
1.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11304891/content.html
2.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9-07/13/content_22255128.htm
分享链接到:
(0人 已评分)
五星好评,鼓励一下。
0/500
最新评论0条
评分成功!
提交成功!
评分失败!
提交失败!
请先填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