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加速行业智能化白皮书》序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潘云鹤

犹如历史上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通用技术一样,近20年来,人工智能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人类社会和经济,为释放人类创造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人工智能是驱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源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但已从过去的学术牵引迅速转化为需求牵引,其基础和目标也在发生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五大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系统展现。在规划及产业的推动下,这五个方向和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一起正在形成更广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使得制造过程更智能,供需匹配更优化,专业分工更精准,国际物流更流畅,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另外,人工智能也正在赋能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能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方向,带动各行各业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型。总之,人工智能正不断重新定义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Chat GPT的问世使AI又前进一大步。数据、算力、算法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现在开始转向大的数据、模型、知识、用户等四大要素。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燃料”,融入知识的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大模型的广泛使用则是人工智能系统进化的推动力量。从传统作坊式小模型向百亿千亿参数大模型的演进中,参数越多,训练的大数据越广泛、通用效果就越明显,越似乎人脑,但对算力要求也越高,杜绝偏差的难度也越大。人工智能迭代发展过程中,顶层设计要考虑到行业中数据的相容与特色、知识的建构和发展,算力设施的同步演进,形成合力,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换代。

在这场人工智能的变革浪潮中,如何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于实际行业场景,以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广覆盖度地赋能行业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行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其中一个关键挑战是在各行业与AI之间的知识沟通,培养两栖人才。本书通过一个通用的系统工程框架比较全面地解析了该问题的解决之道,来指导行业智能化转型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用的智能化系统框架像人体一样,有大脑、五官、经脉、血液、手脚、知识等,可感知,能学习,会思考,会进步。结合行业数据、知识的积累与融合,用户的体验与反馈,才能更好地支撑AI在行业中的发展。

人工智能将触发广泛的行业变革。未来十年,AI的主战场正是在各行各业。我们不但要研究语言模型、图像模型、视频模型等等基础大模型,还要进一步创建行业知识与数据集,训练各行业的垂直模型,推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数据和知识的结合将让人工智能走向更深入、更专业、更广泛。另外还需要加强安全可信、政策标准等方面的投入,以更全面、更有效的力度推进行业智能化的发展。

本书列举了人工智能技术使能不同的企业生产场景和民生场景。例如,在AI使能企业生产部分,本书提出了大模型支撑不同业务场景:视觉大模型应用于安监生产;语言大模型应用于经营管理;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决策指挥。在AI使能民生部分,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精准性、标准化和自动化。书中对智慧煤矿、智慧钢铁、智慧港口、智慧城市交通、智慧航空、智能铁路、智慧城轨、智慧油气、智能制造、智慧电力等企业生产场景,以及城市治理、气象预报、智慧影像、精准医疗、智慧水务等民生场景的深入分析,还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分布在矿山、电力、制造和大企业、机场和轨道交通、公路水运口岸、油气、金融、智慧城市、政府及公共事业等众多领域。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总的来说,本书总结了华为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创新研究和对行业智能化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考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智能化中的关键作用,展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当前,中国正以“万水千山只等闲”之势,生机勃勃地前进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大道上,产业界、学术界、行业用户正在一起合力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打造无所不及的AI。智能化的未来,是全人类共同的未来,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和需求参与到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来,共同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带动全球经济和社会走向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快速演进期,以造福全人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