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翔浅底 鸟掠“光明”
深圳光明区“智慧环水”以华为数字平台为基础实现 “一图全掌控,一键全感知”
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2018年9月,深圳市第九个行政区正式落座光明。搭载深圳四十年来经济腾飞的经验,光明区从设立之初便步入数字经济的高速轨道。铺开“智慧光明”的建设长卷,光明携手华为及生态伙伴率先达成“智慧环水”阶段性里程碑,用科技助力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民众居住生态建设;长远来看,为光明区作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以及大湾区核心区域,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奠定营商空间的良好基础与循环体系。
匹配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布局,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携手华为及合作伙伴就智慧光明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横向打通,依托华为致力于为全球近5亿人口推进城市智慧化进程的经验与优势,逐步实现从信息基础设施部署到全面提升城区信息跨界融合应用能力的短、长期规划目标。
搭载光明得天独厚的绿色优势,智慧光明在全区打通的数字平台基础上,率先取得环境水务领域的阶段性成果。
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与光明区水务局打造的“光明区智慧环水综合管控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ICT技术,构建环境水务“数据全面感知、信息互联互通、态势预测预警、灾情可防可控、决策科学高效、成果可视可用”的决策支撑平台,同时实现与区级“智慧光明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下图)”、“智慧光明应急管理中心”的联动。
通过实践“一网全感知、一图全掌控、一键知全局”的环境水务治理新理念:
• 解决水安全民生 问题,达到防灾减灾;
• 源供排污灾全流程管理,达成治水提质,实现成为全市领先绿色环保行政区的目标。
减排 过去地表水没有全面监测,无法评估水环境容量和指导企业量化减排;管网监测覆盖度不广,无法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不能快速排查污染源头。而污水排放口监测不全,加上缺乏业务分析,不仅无法了解环境现状,更无法对未来趋势做出有效判断。
防灾 在防洪防涝方面,光明区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河流水位、流量、水库大坝监测基本缺失,缺乏科学调度,也不能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等防汛信息,无法做出有效预警,致使领导对未来情况两眼一抹黑。
一网全感知“智慧环水”项目的所有监测站点主要分布于河道两侧、水库、地下窨井、渠道箱涵及空气污染源、化工污染源附近。6大系统共计11类设备、54个站、59套设备,在6个月内高质量完成首批监测站点的建设工作,所有上传数据统一接入“光明区智慧环水综合管控平台”。
此外,平台还跨单位整合了212套环境设备和133套水务设备,汇聚近1500万条监测数据至大数据中心,推进跨部门大数据整合共享,实现了对地表水、污水管网、水库河道、城市内涝、大气等水务环境要素的全方位立体感知、事件告警和趋势展示。
在全面感知、汇总全网各项环境、水务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整合各种新ICT技术,联合合作伙伴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共同服务于光明区环境、水务的治理与创新。在深圳全市的目标牵引下,充分保障、发挥光明区的绿色优势,全面提升全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综合指标。让民众更安居、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共同致力于构画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远景。
在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华为共同搭建的数字底座之上,智慧环水服务于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与光明区水务局,在各自领域均取得领先成绩:
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
今年以来,截止7月底,光明区的平均PM2.5值低于欧盟年均每立方米25微克的标准,得益于智慧环水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的效率革新。华为牵头搭建的“智慧环水综合管控平台”全面统筹了全区大气、土壤、噪声、地表水及各类污染源等监测点数据,保障日常业务高效开展、辅助高效决策。
光明区水务局
2019年是深圳的“水污染治理决战年”,作为“智慧光明”的先行突破项目,智慧环水率先通过领先技术监控茅洲河水质,为居民营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活环境。基于华为的整合方案,加诸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等各项措施,水务局对实现今年内彻底消除区内劣五类水体的业务目标很有信心,助力光明区成为深圳市领先绿色环保行政区。
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面向未来,智慧光明志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核心区域。智慧环水项目是智慧光明建设全景中卓有成效的第一炮,通过保障绿色安全的人居环境,让居民放心饮水、畅心呼吸、安心生活,为产业发展巩固生态基础。我们有信心与华为合力把环水的经验复制扩大到全区,以技术手段克服以往的业务挑战与考验,帮助决策层尽快全面掌控信息、跨局联动,为全区可持续发展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