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矿业冶金
矿业冶金
个性化需求
创新研发
计划与分析
数字化生产
售后服务
数字化门店
零售云平台
企业网络
科技抗疫9步法
让数字技术成为抗疫的硬核力量
无处不在的联接
聚焦用户体验需求,实现联接智能化,网络主动感知变化和需求
无所不及的智能
为各行各业提供普惠AI,让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沃土数字平台
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
鲲鹏计算产业
鲲鹏展翅,昇腾万里,力算未来
F5G,光联万物
固定网络第五代
数字之城
科技让城市更美好 讲述深圳数字化转型故事
网络安全
可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通过华为购买
如果您有项目需求可直接在此提交,我们会在1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您
如果您想咨询产品或解决方案,请联系在线销售代表
通过经销商购买
您可以选择具体产品型号向经销商询价,经销商会直接和您联系
您可以查找附近的经销商,并直接联系他们
查找合作伙伴
成为合作伙伴
合作政策与市场管理
合作伙伴支持
每逢出门看天气预报,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一阵太阳一场雨”,生活在沿海地带的人们,想必更能感同身受。就像未卜先知的“晴雨表”,天气预报总能将最需要的信息实时提供给人们。有了它,我们能够清晰获取包含天气状况、风力湿度、空气质量等相关指数,做出判断,进而外出行动。
而对于城市管理者们来说,拥有一份能遍览城市总态势的“晴雨表”,同样显得至关重要。面临错综复杂的治理环境,这份“晴雨表”能抽丝剥茧,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最终实现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驱动城市管理真正智慧起来。
当然,两者之中凝聚的智慧和所耗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可能相差N倍不止。
夏季的深圳,暴雨猛烈多发。大范围的降雨,导致城区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常常引发交通事故。8月某天,天空下起瓢泼大雨,雨量骤然增大。在此之前的两小时,深圳市气象局已经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醒民众外出及时躲避暴雨,注意个人及财产安全。
而在光明区的某值班室内,氛围则一度紧张到极点。下午14时许,值班员小李突然接到一则来自公安分局的紧急警报:光明某地涵洞内,两辆小汽车发生碰撞,由于暴雨天气引发道路内涝,有人被困车内。
危急之下,时间显得尤为珍贵。接到警报,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危机救援相关工作。在光明区值班室内,我们看到下面这一幕:
接到警报后,小李开始在区值班系统登记并初步核实警报真实性;在要求街道工作人员核实的同时,将警报群发给区所有值班领导;领导接到消息后,通过回复短信、电话指示,立即通知街道及区水务、应急管理局、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而到达现场的工作人员,则确保持续将现场最新动态续报到区总值班室;在区值守系统上,也有专人持续上传现场动态。
传统的应急管理指挥中,多半还依靠着“人”的力量。当紧急情况发生后,各级管理者往往亲临现场,统一指挥。在路程上,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容易使原本紧急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在事件决策上,以依赖个人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精准的依据。此外,部门间数据割裂,层层审批体系,让跨部门联动协作变得尤为艰难。因此,传统的应急管理指挥模式亟待革新。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加持,城市综合治理开始变得愈加 “智慧”、“科学”,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智慧大脑IOC的应用,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数据灵魂,成为其中当之无愧的“晴雨表”。而透过光明区这扇小小的窗口,我们就能感受到变化的力量。
让我们把视角切换到光明区IOC指挥大厅。
光明区IOC指挥大厅
警报响起时,除了在区值班室发生的一幕,指挥大厅中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
事件感知:光明区值班员通过值守系统接收事件信息,并要求持续上报;同时,报告区值班领导,按指示将事件报告区应急局领导;在光明区IOC指挥大厅的应急指挥系统大屏上,弹出报警信息,操作内容相关信息。
信息调取:根据领导指示, 在大屏上,显示“暴雨”III级应急响应预案并一键启动;通过调用数据,显示预案响应内容、指挥组织机构、通讯录、响应责任分发;此外,通过H5小程序向领导手机发送预案内容、事件信息;领导则通过H5小程序回复上报。
数据呈现:在大屏上,通过GIS一张图,定位事发地点,附近风险隐患、救援队伍、应急物资、避难场所等图层,展示地图监控资源;通过摄像头,调取视频监控资源、已到达现场人员位置及现场反馈图片;根据领导指示发起视频会议,加入周边监控视频辅助事件信息研判,呼叫领导入会商讨对策。
辅助决策:在大屏上播放现场救援画面,调用以往经验模型,融合现场大数据资源,生成救援建议;结合现场人员建议,最终生成最佳方案,传送至现场。
模型搭建:在大屏上,手机短信群发,结束应急响应,事件圆满结束;并将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记录入库,方便后期搭建同类事件数据模型,进行经验积累。
在整个过程中,光明区IOC化身为城市治理中的“晴雨表”、“智慧大脑”。在大屏上,救援情况进行的如何、人员配备如何,全都一目了然。从事件感知、信息收集统筹、数据呈现到辅助决策再到建模入库,IOC无疑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视频云、GIS及融合指挥调度能力,光明区政府成功实现了区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联动协作,在较短时间内,圆满处理了这起危机事件。刚刚提到的事件中被困人员在半小时内就被成功解救完毕。
地处深圳西北部,处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节点,光明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了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巨大压力,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人民生活质量,2018年,光明区政府研究制定了《“智慧光明”总体规划(2018-2022年)》,旨在通过“智慧光明”建设,将光明区打造成为“深度感知、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标杆城区。
自2018年荣升为“区”,光明区的发展就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互不开放、跨部门联动协作差、信息化基础薄弱等,都是发展过程中需要逾越的难题。
因此,结合自身特殊的发展环境,光明区以服务企业、民众为对象,结合线上、线下服务,设置了区级办事大厅、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站三级管理体系,以改善商事环境、提升民众满意度,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
在华为的协助下,光明区成功搭建起“智慧光明”的总体架构,即“三网络四平台,三门户两中心”。
其中包含:“三网络”指通信网络、政务网络、感知网络;“四平台”指大数据平台、时空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物联感知平台;”三门户“指综合政务门户、市民服务门户、企业服务门户;”两中心“指智慧光明运营管理中心、智慧光明应急管理中心。
光明区IOC大屏
通过接入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光明区运营管理中心不断引入市各业务部门系统及数据,并将辖区内各部门数据系统打通,组成了区委、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点三级联动体系,平战结合,区镇联动,极大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无论是经济发展领域,还是生态环境领域,IOC就如同”晴雨表“一样,能随时随地让映射出整个辖区的运行态势。而光明区IOC作为总览全局的”晴雨表“,不仅让城市运行和应急协同联动管理变得可视化,而且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决策支撑。“一库汇万数“、”一屏视全城“,经过革新,光明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大大提升。
目前,通过与华为的通力合作,光明区已经成功建起智慧光明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后期,双方仍将深耕合作,实现区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打造亮点突出、全面提升的智慧城市生态体系。
在未来,深圳光明区将循着“新起点 新引擎 新愿景”的蓝图,构筑行业新生态,开启新一轮的规划发展,力争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产业和深圳北部中心。辖区的民众也必将因为数字社会的到来,而踏上幸福之路。
分享链接到:
(0人 已评分)
五星好评,鼓励一下。
0/500
最新评论0条
评分成功!
提交成功!
评分失败!
提交失败!
请先填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