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煤业:国内首家全业务切片网络矿山,夯实行业标准基础
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 Cookies和隐私政策>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山东能源集团不断开展智能矿井建设,目前已建成13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9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具备验收条件。鲁西矿业公司隶属世界500强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李楼煤业是山东能源探索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试点之一。
过去,煤矿向智能矿山演进中,网络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普遍采用3张以上二层交换网络承载井下生产数据、视频监控、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等业务,带来井下线缆多、网络建设和运维投入大,其次二层网络承载的业务相互影响,还存在普遍性的广播风暴问题,一旦出现广播风暴,业务大面积的受到影响。再次,传统网络没有统一管理和缺少有效的排障手段,必须依赖工人下井去排障,运维效率较低,影响生产正常运行。
另外,随着矿山智能化业务的逐步丰富,不同的业务对于网络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无死角视频监控要求网络大带宽,电力系统防越级跳闸要求的低时延,安监系统要求的高可靠等,现有的网络无法支撑矿山智能化持续发展。
李楼煤业是山东能源重点打造的一流智能矿山示范矿,智能矿山,网络先行。面对上述挑战,李楼煤业率先采用了以SRv6、FlexE网络切片为技术底座的新一代生产环网(下称“综合承载网”),将矿井原有的全部业务从原二层网络迁移至综合承载网,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评,实现了“一网承载、安全可靠、智能运维”三大提升。
首先, 李楼煤业的综合承载网具备5万兆大带宽,将安全监控、电力控制等接入切片网络,实现一网承载矿井全业务,满足未来5~10年的智能化发展需求;
第二,每个切片都是独享带宽资源,能够保证业务之间的隔离传输,互不影响;综合承载网采用冗余环形结构和三层路由技术,实现网络冗余功能,当某条链路断开,通过智能路由实现网络路径快速切换,经测试验证,满足网络自愈时间小于50ms的要求,保障网络安全可靠,达到智能化矿山基础网络通信标准。
第三,综合承载网配备智能化管理平台,主动识别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监测业务的质量,能够快速发展问题、闭环问题,提高运维效率。采用了综合承载网后,李楼煤业的生产网络架构得到了优化,视频画面延时平均低于10ms,业务故障处理时间减少约50%,故障影响时间降低约70%。
第四,安全监控接入综合承载网,实现真正一网承载。《煤矿安全规程》修订草案中已提到,允许将安全监控网络、视频网络统一纳入综合承载网。安全监控系统井上下分站及传感器数据,通过单独切片传输至地面服务器,并上传至上级监管部门。
第五、综合承载网实现供电等系统的低延时高可靠传输。为保障供电系统的防越级功能正常动作,网络需满足20ms以内的低延时、低抖动、稳定传输要求。
为保证综合承载网的可靠性、安全性,李楼煤业邀请了中煤科工常州院作了系统测试,最终通过了苛刻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李楼煤业成为了国内首个通过测试的“一网承载”矿井。
经过数月的稳定运行,综合承载网得益于配置了切片业务隔离和环路检测及阻断功能,过去由于环网风暴造成的大面积断网已不再发生,大幅减少了由于网络导致的生产停工停产。同时通过智能化网管的及时精准报警和快速定界定位,快速闭环业务故障,缩短了网络故障时长,提升了网络维护效率,简化和改善了信息化部门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