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指出“强化电子政务外网服务功能,并不断向乡镇基层延伸,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按需向企事业单位拓展。统筹建立安全高效的跨网数据传输机制,有序推进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各地区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业务专网”,强化政务网络的服务能力成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支撑。
发达省市已经陆续开展网络服务化转型,广东省政务外网服务化转型在全国启动早,并且已经率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保障。在《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专项规划(2022-2023年)》中,明确了采用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机制,聚焦“两个转变”(由政府自建向购买服务转变,由单边管理向多方共管转变),优化“三大架构”(管理1+N,服务1+N,业务1+N),目标是要使政务外网从“可用能用”变为“好用爱用”,充分强化网络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各地都在开展政务专网整合归并入政务外网的工作,在这样网络统筹集约的大背景下,政务外网要承载越来越多的委办局用户的多种业务,由于各地财政分级投资,省市区各级政务外网都是分别建设和维护,即使在同一级,政务外网也往往只覆盖了核心汇聚层,接入层还要依靠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这就使得专网整合到外网后,委办局客户无法享受到端到端的服务,而是分段、分层面对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无论是购买服务、开通服务、服务中的保障等都非常复杂,且没有责任人为端到端的服务体验负责,一旦出现问题,经常出现扯皮和纠纷,更无法获得包括全程全网可视透明、按需定制等高品质的服务,这无疑会影响专网整合的推进,同时,也阻碍数字政府业务发展和政务服务水平提升。
部分先进省市已陆续成立了诸如政务网络运营公司的责任主体,负责提供端到端政务外网服务,整合分散在不同网络服务商的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目录,满足客户业务场景需要,从而大大简化客户获取服务的复杂度;运营公司面向服务整合全网资源,进行实时的运营状态监控和智能分析预测,结合网络服务对承载业务的影响分析,可以有效确保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并且通过提供更加友好、透明、灵活、便捷的服务给使用者,从而既让使用者满意,运营者又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商业收益。
政务办公网服务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凝聚共识和整体推进,一般由代表政府信息化的管理部门牵头,会同运营者、建设者和其他相关方,开展政务网络服务化的顶层设计,以服务目录为纲,从商业设计、管理办法、卓越运营、精品网络等维度联合开展服务化推进工作。
定义政务办公网的服务目录非常关键,各政府业务部门的业务和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深入调研,不仅了解客户当前使用场景和网络需求,还要通过调研,前瞻性的发现未来业务的变化会对网络产生哪些潜在需求,从而提前布局和进行服务设计。比如,政府部门召开重大视频会议的重点保障,以前没有相应的服务,只是安排人员现场保障,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的服务设计和机制、平台等保障,就曾经多次出现视频会议过程中出现问题且无法及时定位的尴尬局面。这就有必要设计相应的重保服务,通过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以及机制、智能化的手段来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为政府客户提供服务,要对服务要进行归类分级,区分出基本服务、高级服务、增值服务,比如:
1.基础服务:自然资源局的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需要提供专网平面服务,用VPN逻辑平面来实现专网承载诉求,这是普遍性需求,因此可定义为基础服务;
2.高级服务:应急管理局需要独占资源的专属通道,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够确保业务的畅通,那就需要提供类似尊享平面的高级服务,通过切片等技术为其提供物理隔离的独享通道,自然定价也会相对较高;
3.增值服务:诸如视频会议这样的关键业务,尤其是政府部门召开重大会议,要确保会议全程的万无一失和高质量,这就需要重保服务,从会前、会中和会后全周期提供全网的重点保障,这就是典型的增值服务。通过不断主动发现客户的高价值需求,从而提前开展服务设计和验证,及早提供给客户,不仅能够让客户满意,也能够为运营者带来商业价值。
部分先进省市政务外网的运营公司,面对不断扩大的网络规模,不断增长的用户诉求,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已经陆续开始设计和使用网络智能运营平台即“网络驾驶舱”,为各委办局用户提供方便交互和感知状态的界面,为运营公司提供全局的状态监测和智能分析,最重要的是,为了应对政务外网复杂多样的建网模式、异构的网络方案等挑战,兼容性强、模型抽象能力强、编排能力强的智能底座是必不可少的,智能底座面对分层分级的政务外网,实现网络技术到网络服务的模型和接口转换,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支撑。
服务驱动网络设计的升级迭代和向目标网持续演进。传统政务外网建设完成后,多年保持不变,技术和方案缺少升级更新,最主要原因是驱动力不足。而网络服务化后,随着高品质服务不断涌现,驱动政务外网广泛采用SRv6、FlexE切片、iFIT随流检测等先进技术,事实上有序推进了国家层面大力推动的IPv6+规模部署和创新实践。同时,各级政务外网的服务化转型,驱动各级网络按照统一的建网标准规划和落地,从而确保各级网络服务能够更加容易实现模块化协同;通过统一的运营管理,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SLA和服务体验,让客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获取一致性的高品质服务体验。总之,服务化能够从商业维度驱动网络有序的更新换代和演进,形成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国家政策指导、地方优秀实践的带动下,政务外网服务化的推进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随着机制的健全、标准和规范的完善、服务设计的体系化、平台和流程建设的成熟等基础进一步夯实,政务外网服务化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让用户能够获得更佳的体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有实力的运营者不断发展壮大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服务化转型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读者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参考,不作为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的官方依据。如需了解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详情,请访问产品与技术介绍页面或咨询华为公司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