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城市智能体: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第一年,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权威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

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是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关键也在城市。城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同频共振”,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因此,要重新审视智慧城市建设,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系统观念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智慧城市建设,实干是关键,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 能打造全场景智慧

城市是人的聚居地,是生活、生产等一切要素的集大成者。对应的智慧城市也应是覆盖更多应用的“全场景智慧”。数字化、智慧化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创新,而是随时随地的全流程联动。不是单兵突进的孤立应用,而是城市在政务、综治、应急、水利、交通等全方位、多融合、高质量的聚变效果。

• 能实现全要素协同

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有系统观念,把城市与ICT技术当成一个整体来谋篇布局。智慧城市不能只有一个大脑,要建设“眼、脑、手、脉”齐备的智能协同系统,聚合联接、云、计算、AI、行业应用等数字技术,实现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等层面的功能协同。

• 能提供全周期运营管理

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个运营体,要转变重建设轻运营、重短期收益轻长期成效的意识。智慧城市建设只是第一步,建成后更要融汇城市全域数据,孵化和创新业务与体验。只有持续的运营创新,才能不断创造新业务场景来牵引城市发展,创造智慧价值。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民众携手共建城市治理新格局,让智慧城市顺畅运行、生生不息。

以人为本,打造城市智能体

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秉承“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初心。华为在业内首次提出“城市智能体”理念。华为认为城市不仅需要智慧的大脑,还需要灵活的手脚,要耳聪目明,血脉畅通,从而使城市成为一个可以自循环的有机体。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城市在治理中具备深度的自学能力。

城市智能体旨在建设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愿景。其次,通过联接、AI、计算、云和行业应用等多技术融合创新协同,构建城市智能体的“感、传、知、用”体系。再次,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共治。最后,城市智能体要统筹运营、健壮成长、持续进化,从能用到会用、好用、爱用。

重新思考、构建、实现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打造可协同交互的城市智能体,让智慧无处不在。持续优化以人为中心的体验,丰富智慧城市的价值内涵。

深圳“鹏城智能体”是华为在全国首个落地的城市智能体实践。现在出差深圳,感受到最快捷的出行体验莫过于在机场。围绕机场出航,深圳构建了机场运行一张图、机场安全一张网和机场安全一张脸等智慧化的场景服务。通过AI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航班准确放行率,目前已经提升到87%。每年有近260万人次的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图1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好的社区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只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才能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深圳光明区白花社区有近90%的外来人口。这对社区治理以及社区服务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社区治理方面,华为联合伙伴为白花社区打造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台。通过“物联感知设施+AI智能算法”做到违规事件智能发现。基于网格员上报的主动发现,以及群众诉求上报和企业隐患上报,方便了社区各类动态事件的监督和整治,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基层吹哨、部门报道”,为网格员、社区工作者有效减负增效。在社区服务方面,白花社区打造的社区微家园居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享受便捷服务的入口。微家园上已经开辟了多个特色应用。“四点半课堂”是针对社区儿童群体放学后无人看护的难题,组织社区居民申请担任志愿老师,将儿童报名上课和现场反馈线上化,让家长和社区安心。“政务服务一体机”只需居民刷身份证,即可自助查询并打印个人参保证明、五险一金缴纳明细、无房产证明及发票真伪查验等便民服务。

不仅是深圳,全国许多城市也在探索智能化的升级。在北京,伴随5G、AI、云场景化落地,成功打造了北京地坛医院等5所医疗机构的“5G+WeLink会诊平台”、延崇高速全国首次无人自动驾驶等多个5G场景应用。在上海黄浦区,“一屏观黄浦、一网管全城”作为智慧城区建设目标。通过“观、管、防”,打造黄浦“城区智慧大脑”,全力提升城区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长春,作为国内首个挂牌的城市智能体运营中心,“长春智能体运营中心”集运行态势展示和专题分析于一体,采用“服务+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实现全场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协同、全周期运营,为“数字吉林”提供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打造东北亚数字经济样本。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系统观念,需要把城市与技术统筹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布局。

城市智能体赋予各行业的价值潜力蕴藏在每一个业务场景中。在政务领域,深圳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4%的行政许可证事项实现“零跑腿”。在水利水务领域,苏州工业园区基于AI技术,实现对蓝藻进行智能识别等常态化监测;在供热领域,哈尔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供热系统,实现了监管从“人管”到“数管”,供热企业从“人控”到“智控”,在促进供热均衡的同时,助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目前,深圳、成都、福州、南昌、长春、上海、许昌、哈尔滨、苏州等地市都携手华为陆续落地了城市智能体,结合不同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特点,推进建设丰富的智慧城市业务,稳步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图2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

城市智能体构建城市发展新优势

城市智能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检验着智慧城市的质量成色,推动智慧城市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看,城市智能体的价值创造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延伸,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 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座

联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是构建智能世界的关键技术要素,也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石。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系统、全面的技术创新支撑。

“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目前,新技术创新趋势日益明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构建万物互联、泛在计算、智能运行、即时服务的新基建。城市智能体的技术架构,充分集成、整合各类ICT技术,在巩固发展数字技术底座的基础上,形成创新合力,激发智慧城市各类应用场景产生融合、协同、聚变的化学反应,满足城市治理和运营中创新、快速、灵活的业务场景需求。

• 牵引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

智慧城市的运营迭代,需要持续的业务创新与优化,提出实践的真问题,从而引发对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巨大需求,倒逼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面向城市业务一线开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在智慧城市的时空中形成良性互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有了承载转化的平台。

在河南,华为联合许昌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算力、具有本地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日前,基于鲲鹏构架的首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在许昌投产且首批产品已交付,刷新了河南实体企业落地的最快纪录。

• 有利于推动行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

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为智慧化、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0年9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华为签署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建蓉城智能体。这一面向全场景智慧的“一中心三平台”的城市综合智能体,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落地。

2020年10月,福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为签署了共建“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榕城智能体。华为将发挥联接、云、计算、AI领域技术优势和ICT产业链的平台优势,带动福建区域及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数字福州”新生态。

城市智能体因技术而生,因时代而变。未来,城市智能体将不断驱动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新的发展潜力,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让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底气更足,为实现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助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