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构建全联接数字世界,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

在移动金融服务领域,华为已成为最主要的技术提供商,提供由移动钱包、移动支付、小微贷平台等组成的移动金融整体解决方案,从移动技术、数据技术、开放架构技术和安全技术等角度,帮助银行构建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活力,推进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与金融业不断融合,金融交易方式与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演进,数字化、移动化与智能化的普惠金融已成为大势所趋。2016年G20峰会(中国·杭州)首次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DFI)的概念,根据G20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的定义,数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通过数字金融服务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包括运用数字技术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是以负责任和成本可负担的方式提供,同时对服务提供商而言也是可持续的。

华为主张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并在联接的基础上实现普惠金融的成本可控和发展模式可持续。主张以各类数字化技术为实现条件,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现有金融体系覆盖不足的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人口和偏远地区人口等特殊群体,以及小微企业提供平等、有效、全面且方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名词解释】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又称为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宣传中提出,其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且方便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数字普惠金融3大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出如下几大特征:

• 一是覆盖区域更广泛。相比传统银行通过建设网点来提供服务的做法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化技术,从而在基础通信设施广泛覆盖的前提下,实现信号所至、服务可达。

• 二是金融服务更可得。大数据技术能够让银行和银行的监管机构更好地了解客户,控制风险,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使以往很难达到传统金融机构信用评估门槛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也能满足要求,帮助其获得信贷和投/融资等金融服务。

• 三是金融服务融入生活。相比传统普惠金融服务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更具场景性,一方面可通过数字化技术,特别是移动技术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工作、生活流程当中,从而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另一方面,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数字金融服务方式打造平台,使用户在银行平台内一站式解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

移动通信:让普惠金融实现信号所至、服务可达

在非洲中低收入国家,广大贫困人口很容易在现代金融生活中被边缘化,成为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隐形人”,无法获得储蓄、保险以及成本合理的信贷服务。当无法获得正规的金融服务时,他们就不得不转向非正规的金融工具,包括当地的非金融机构放贷、乡村互助会等,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和交易成本,由此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与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移动通信的普及为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大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在2005~2017年间,非洲移动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达20%,从8700万人增加到7.6亿人,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市场。目前,非洲国家的移动网络覆盖率从10%到99%不等,平均水平已达70%。而通过手机银行、移动钱包等移动金融平台,交易边界成本几乎接近于零,这意味着向穷人提供廉价的金融服务同时又能从中获利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企业将更有动力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殊需要提供相应的正规金融服务。

2007年,在肯尼亚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通信运营商Safaricom推出了基于功能机的移动钱包M-Pesa,以方便人们进行转账。2012年,Safaricom开始与华为合作,利用新移动技术构建M-Pesa新业务平台,自此之后M-Pesa发展迅猛,成为非洲领先的移动钱包服务商,业务覆盖刚果、埃及、加纳、肯尼亚、莱索托、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7个国家,目前已拥有3700万活跃用户,建立了拥有40+万业务代理人的代理网络——这些线下代理可能是小商贩、邮局或加油站等,散落在各个城镇和乡村,人们可以通过他们充值、转账、付款,甚至与ATM一样提款。随着M-Pesa业务不断壮大,Safaricom还与NCBA、KCB等25家银行合作,通过M-Pesa移动钱包提供小微存贷产品,例如“Fuliza”和“m-Sharia”等服务。

银行是普惠金融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玩家”,例如肯尼亚的Equity Bank,因为其代理银行模式(Agency Banking)而出名,也是肯尼亚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最好的几家企业之一。代理银行模式是指,在央行的监管之下,得到商业银行授权的第三方个体(例如商铺)可以向大众提供金融产品,成为商业银行零售网络的一部分。这些代理利用移动手机将其触角深入到偏远地区,在银行不设立支行的偏远农村为人们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在肯尼亚,Equity Bank有将近200家支行和30000多个代理。

数字技术:提升金融监管效率,为普惠金融保驾护航

金融与互联网、科技的紧密结合产生了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电子票据和虚拟货币等诸多新业态,在极大促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呈现出虚拟化、跨行业、跨市场、全天候和跨时空等特征,并由此带来了风险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等问题,而传统监管措施对此缺乏有效的监测、识别、控制和处置手段,需要运用监管科技提升感知能力和介入能力,保持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平衡;同时,随着金融交易愈发频繁,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已经突破了人力分析处理的能力,需要运用监管科技提升对金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并降低相应的成本;此外,在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监管新政策出台频繁,内容更加周密,防控关卡前移,需要运用监管科技提升金融机构的政策执行能力,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事前预判和事中监管的能力。金融监管部门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 一是实现自动提取数据。例如奥地利中央银行以“AuRep”系统为中间平台,在自动获取商业银行碎片化的原始数据后,运用标准化规则进行转换并自动推送给央行,大大减少了监管对象的数据报送和合规负担,并确保了央行内各部门使用数据的一致性和质量;卢旺达国家银行通过使用电子数据仓库(EDW),直接从600多家受监管机构的IT系统中定时、自动“提取”数据,这些机构包括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小额信贷机构和电信运营商等。

• 二是强化数据验证和加工。例如意大利银行将可疑交易报告(结构化数据)与新闻评论(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用于反洗钱检测;此外,通过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还可以用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向监管机构传递处理后的信息,例如荷兰银行将数据输出转换为逻辑指标,以“交通信号灯”和“仪表盘”等形式显示数据指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使用了交互式仪表板和网络图来成像数据。

• 三是应用云计算处理数据。例如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墨西哥国家银行和证券委员会、荷兰银行、新加坡金融监管局,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机构都已使用云计算处理大量数据,以减轻数据处理的压力、降低成本,并增加监管机构的存储容量。

面向金融监管数据处理能力的上述要求,华为提供融合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整合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分布式数据库和融合数据存储设备,并在平台上集成了数据虚拟化平台和数据使能平台,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从前端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到数据治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结合华为全栈硬件,帮助行业客户实现从芯片到平台级的性能优化,最终帮助客户建设极致性能的数据分析处理平台。

图1 华为移动金融平台解决方案

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的坚实基础

信用基础设施和支付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基本要素,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等阻碍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各国在推进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进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在许多国家,央行牵头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已建立起功能完备且运行稳健的全国性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同时,各国也在重点建设与维护边远地区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以确保其稳健运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了金融机构物理网络的扩张,提高了支付产品的多样性与效率,也促进了政府向个人(G2P)转移支付的数字化。

• 推进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的数字化

近年来,各国陆续出台了各类惠农政策,包括支农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等。这些补贴通常额度小、发放次数多,若通过现金发放,环节多且发放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泰国政府通过KTB银行的移动钱包平台,绑定个人银行账户的借记卡或个人KYC信息,向个人直接发放补贴,以提高大众的账户拥有率和使用率。居民通过银行卡的扶助金取款服务,足不出村即可便捷、高效地领取补贴;而政府也借助银行的KYC监管,确保了转移支付对象的正确与可追溯,防止了补贴款的冒领和挪用。

从移动钱包演进到数字支付,已成为各国政府推进无现金战略的首选方案之一,可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体验,有效挖掘普惠金融服务沉淀的长尾客户价值。例如在缅甸,华为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依托自身的ICT核心技术,同时融合互联网Fintech公司的创新基因,一年之内即帮助缅甸KBZ银行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 积极推动数字征信体系建设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征信体系建设,以降低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向企业与家庭提供负责任的贷款。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从超过3000+家金融服务提供者处收集数据,包括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征信中心根据这些机构的查询请求反馈信息。截至2019年6月,征信系统已累计收录了9.9亿自然人、259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分别达550万次和30万次,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立的企业征信系统纳入了1370万家小微企业,占全部建档企业的53%。其中有371万家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认识到,私人部门特别是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完善中国信用基础设施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2018年2月,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获得央行许可,公司股东包含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和8家互联网企业——腾讯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

此外,将更多的公共信息接入征信系统也有利于普惠金融,例如税务、商务和司法等政府部门,其拥有大量与个人和小微企业相关的有价值数据,但这些信息从外部往往很难获取。作为起点,中国需要在数据和隐私保护方面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框架,解决一系列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包括公共信息使用以及大数据和替代性数据的使用等。

针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需求,华为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服务解决方案,依托移动钱包、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产品全流程服务的数据,帮助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画像和信用评估。

华为:为金融行业构建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活力

不可否认,中国在以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占据着全球引领地位,特别是在支付基础设施和信用基础设施上的实践,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很好的借鉴。在经济增长(EM)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中,中国企业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为作为世界领先的ICT技术公司,不单在这些地区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建设普惠联接网络消除数字鸿沟,依托联接构建普惠金融的坚实基础;同时,华为也已成为移动金融服务领域最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包括移动钱包、移动支付平台、小微贷平台、开放金融平台以及信用评分系统等,并由此组成了整体移动金融解决方案,从移动技术、数据技术、开放架构技术和安全技术等角度,帮助银行构建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活力,并推进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华为移动金融平台解决方案在历经10年的全球实践中,已逐渐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目前已服务于2.06亿用户,给银行和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回报。

图2 华为移动金融平台解决方案全球实践

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经济增长地区合作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华为希望能够与各国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监管技术、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展开更多的合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