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深化科技应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引导金融业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金融科技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深化技术、数据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在优化金融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应用,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科技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深刻融入金融血脉、铸入金融灵魂。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金融业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取得了卓越成效。

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取得新成效

• 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日臻成熟

在发展规划方面,人民银行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2019年8月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27项重点任务,指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

在监管规则方面,建立健全了金融科技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加快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平衡好安全与创新的关系,为金融科技创新划定了刚性法规底线,设置了柔性管理边界,预留了充足发展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

• 科技驱动支付基础能力显著增强

在可得性方面,利用移动互联和条码识别等技术为支付服务“插上翅膀”,卡基支付与移动支付并行,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支付服务格局,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2018年全国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5300多亿笔,金额超过440万亿元,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89倍,我国移动支付已成为全球支付产业最靓丽的风景线。

在资金安全方面,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支付安全防范体系,加强账户实名制管控和敏感信息安全防护,健全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全面提高线上交易风险与线下伪卡欺诈风险的防控水平,进一步筑牢了支付结算安全防线。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支付安全风控平台已累计止付金额超过1500亿元,单笔最大冻结金额达10.8亿元。

在监管效能方面,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建立了跨行业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设了风险态势感知平台,以动态监控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和流量,实现了监管范式由事前向事中、事后的转变。例如,人民银行深入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运用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企业开户便利度和企业账户管理水平,提前5个月圆满完成了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

• 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在服务质量方面,针对金融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问题,部分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推出了以“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干预”为代表的智能信贷服务,助力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0.81%。

在服务效率方面,借助5G和物联网等手段推动线下实体网点智慧化升级,同时基于App和开放API等技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且智能化的线上金融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发展。2018年,我国银行业离柜交易超过2781亿笔,交易金额达1936万亿元,离柜率达88.67%,便民服务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光大银行“云缴费”业务将公共事业缴费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了“分钟级”。

• 科技支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持续优化、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金融体系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大幅提升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一是搭建了统一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以提高票据市场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促进票据业务的全面电子化,提升货币政策实施的传导效率和精准度。

二是打造了首个外汇期权中央对手清算系统,实现了跨交易品种风险对冲,以进一步降低业务参与成本,确保对银行间外汇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助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三是建成了首个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以实时支撑海量的网络支付交易,其处理峰值可达24万笔/秒,极大提升了资金处理与监管水平,在促进消费、拉动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高速公路”作用。

• 科技助力金融对外开放全面扩大

在技术互鉴方面,我国金融业科技应用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通过技术创新为金融业务的开放合作创造了空间。例如,人民银行建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目前其业务量已超过700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建成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人民银行牵头6部委开展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服务企业共1590家,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占比约70%,有效促进了跨境经济交流和贸易合作。

在设施互联方面,建成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便利全球各地区人民币的跨境资金汇转与贸易结算,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保驾护航;与俄罗斯、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搭建了银行卡受理服务基础设施,开启了金融业共建共享新篇章。

在标准互通方面,积极推动LEI编码等国际先进标准在我国金融业的深入应用,深度参与了金融科技、数字货币和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面临新形势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动能逐渐释放,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甚至经济运行逻辑,金融业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是新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赋能。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增长模式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已经难以匹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这要求金融业加快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投/融资更好地匹配新型经济结构、满足多元经贸需求。

二是新业态兴起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当下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衍生出直销银行、移动金融等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这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转型升级,打破封闭式经营模式,解构条线化管理框架,增强组织管理的适应性。

三是新需求涌现冲击传统技术架构。随着用户日益追求更高效、普惠和多样的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呈现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新特征,给传统金融集中式架构造成了巨大冲击。这要求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增强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针对上述新形势,人民银行将积极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落地实施,做好监测评估并适时滚动修订,进一步引导金融业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金融科技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深化技术、数据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在优化金融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应用,充分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增强金融稳定性、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与精准度,以及平衡好金融市场安全与创新的关系,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 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金融科技是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谁掌握好这一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拥有最强的金融核心竞争力。传统金融业往往将科技部门定位为后台支撑与运行服务机构,人/财/物投入有所欠缺。因此,金融业要从全局战略高度转变经营模式,全面拥抱科技,加快盘活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生产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在顶层设计方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在运营模式、产品服务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大科技投入,重塑业务价值链。尤其是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资质优、声誉好、信用高的优势,补齐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方面的短板,从C端(Customer)“红海”市场转向B端(Business)“蓝海”市场,与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新增长极。

在体制机制方面,稳妥推进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的革故鼎新,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混合所有制以及股权期权等手段激发创新活力,使发展机制越来越活。

在人才支撑方面,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选、育、留”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结构与薪酬激励制度,为金融发展提供不竭的科技智力支持。

• 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体系以及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国之重器”。经过金融业多年共同努力,我国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

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组织者和建设者,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将数字货币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积极开展了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2014年启动了数字货币前瞻性研究,2016年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2017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启动DC/EP研发试验。

目前,DC/EP在坚持双层投放、M0替代以及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已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和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和丰富DC/EP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的出台应用。

• 携手推动供应链安全,助力金融行业更加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形成了涵盖制造商、供应商、集成商和消费者等各类主体的全球供应链,给金融业带来了最先进的科技动力。因此,如何确保供应链的稳健与安全对全球金融的开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坚定不移地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深化跨国交流合作,围绕关键信息软/硬件技术产品,提前谋划多样性的技术方案以互为备份,避免对单一来源形成依赖,提升供应链的柔性和韧性,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通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赋能全球金融更加开放繁荣发展。

• 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数字化转型关乎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是一项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数字化能力建设的系统工程。金融机构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数字思维、敏捷研发、产品创新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一体化、业务流程自动化以及风险管理智慧化,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人民银行将积极推动“数字央行”建设,强化金融数据治理,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实现监管规则形式化、数字化和程序化,建设数字监管报告平台,提升监管的专业性和穿透性;构建金融风险态势感知平台,完善风险信息报送机制,强化整体风险态势预判,及时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发布风险提示与防范措施,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转载自《中国金融》2020年第1期,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