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数字化领军企业如何制胜数字经济

数字化指数模型:对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全面评估

当下,中国经济正经历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新理念和新商业模式,例如产品的大规模定制、共享经济以及众包众筹等正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为饱受需求乏力和产能过剩之苦的传统经济带来机遇与希望。

数字经济前景广阔,各国企业都积极将数字化纳入发展议程。尽管企业开展数字化的初衷可能不同,但诸多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数字化绝不是单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技术水平,而是为了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对企业经营展开优化和创新。数字化决不仅仅是企业IT部门的关注点,而是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部门、全链条。

因此,埃森哲开发了一套完备的量化模型——数字化指数模型(Digital Performance Index),在规划、生产、销售和管理4大核心领域对全球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和进展进行量化评估。运用此“数字化指数模型”,埃森哲从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Global 2000)中选取6大行业的各国领先企业进行数字化水平评估。并且,我们将其中的中国企业与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在4大数字化领域进行了对比。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4国企业均处在探索数字化的道路上,领先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在这4大领域都低于3分(满分为4分),尤其内部管理的数字化是这4国企业共同的短板。

整体而言,中国领先企业目前的数字化水平并不逊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中国领先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美国领先企业基本持平,甚至略领先于日本领先企业。但与这4国中数字化表现最为突出的德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规划、生产这两大领域与德国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数字化终极问题:如何促进企业绩效

企业进行数字化投资自然是希望能帮助其提升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获得领先地位。但事实上数字化带给企业的益处尚缺乏详实的证据。企业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数字化是否能帮助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能实现?怎么实现?

为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又引入了埃森哲卓越绩效企业评估模型来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埃森哲数字化指数模型和卓越绩效企业评估模型,每个样本企业可获得两个量化的分数,一个是数字化水平的分数,一个是经营绩效的分数,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分析得出数字化水平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

我们联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对170家中国制造企业进行了深度研究。经过对这17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组和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企业领导者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数字化的巨大力量,但大多数企业并未通过数字化投资切实提高经营绩效。

仅有4%的企业能够兼具数字化投资力度和业务成果的优势,我们将这类企业称为数字领军者。这类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带来了有形的成果,不论从高超的数字化技术来看,还是从关键的财务KPI来看,这些公司都已经是数字化经济中的领军者。

这些数字领军者努力制定并执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务战略,而数字化技术在原有组织中扮演着使能者和变革驱动者的角色,能够在夯实和改造核心业务的同时,助力企业向新业务进军。

传统商业领袖在数字化水平上远远落后于数字领军者,差距高达28%。对“数字化”的忽视将使企业发展付出巨大代价——对比传统商业领袖和数字领军者的经营业绩,数字领军者展现出更加持续和优质的增长,表现在其盈利能力、股东回报、投资者信心以及优势持续性这4大绩效维度上都具有显著优势。

数字领军者与其他公司间形成了明显差异,在数字化水平和经营绩效两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领先优势,其经验值得研究借鉴。

数字领军者何以脱颖而出?

为探讨数字领军者的成功秘诀,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组别对比。首先,通过对比数字领军者与传统商业领袖,探讨数字化对传统商业领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第二,通过对比数字领军者与数字实践者,分析为何数字领军者的数字化投入能获得更高的财务回报?

数字领军者抓住了数字经济的大趋势,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借力数字化实现了更加健康、持续的增长,而且投资者深信这些企业未来能够持续提升价值,企业的市场领先优势得以巩固、甚至不断提升。

数字领军者更善于将数字化投入转化为财务回报,其经营绩效全面大幅领先于数字实践者,绩效总分比数字实践者整体高出94%。在数字实践者借助数字化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数字领军者已经向前迈进一步,将数字化置于企业战略高度,持续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创造更多价值机会。

规划:着眼于“企业转型”,而非“局部修补”

企业的数字化能走多远、产生多少回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数字化战略。数字领军者着眼于如何借助数字化推动企业转型,把握未来市场先机。

数字化早已改变了价值创造的链条,企业的视野需要从个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利用数字化的强大力量挖掘生态系统中更大的价值。而数字领军者视此为其战略核心,通过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共享,不断提升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态系统中各方协力塑造行业未来。

生产:以开放促创新,打造数字化运营模式

在新环境下,客户与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体验要求不断提升,“一切答案,尽出于我”的内部创新模式不仅耗资靡费,而且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残酷激烈的竞争。对数字领军者的分析显示,其更善于在自身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中识别出最佳资源,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广大的消费者、供应商、合作方和个人专家等资源整合起来,融入自身的创新体系中,从而可以更快的速度、更优质的创新为市场提供最佳体验。

销售:客户体验为核心,不断深化客户价值主张

在数字时代,客户体验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然而,当今的客户期望和需求一直在不断提高,每一位客户,不论是B2B还是B2C,都期待并且要求量身定制的体验。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就必须打造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新业务体验,与客户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企业要转型成为这样的企业,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同时进行概念验证,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然后进行营销),从而实时应变,提供总能让客户喜爱的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赋予企业与客户持续交互的能力,企业对客户的服务不再止步于产品销售的完成。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得以不断积累客户洞察,为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打下基础,这正是数字领军者的领先之处。数据显示,数字领军者在售后阶段也不忘与消费者联系,借助数字技术持续收集消费者反馈并回馈到研发运营环节。

管理:持续评估、动态改进,全面提升企业灵活性与适应性

数字化技术潜力巨大,然而其潜力能否被完全释放却依赖于其他的企业能力。倘若领导者的思维方式仍然陈旧、管理体系尚未完善、推动变革的企业文化也未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数字技术让企业脱胎换骨是不现实的。回顾过去,有很多企业只看到技术的优势,却疏于发展能让技术完全发挥作用的其他企业能力,结果再多的技术投资也无法换来财务上的实际回报。

成功的数字化企业需要灵活的组织架构、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以及数字人才的培养机制等多方面相辅相成。数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根据企业所处阶段与现有能力进行持续的评估、调整和革新。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适应性是未来数字化企业的重要特征。

以数字化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突破需要持续、深入的积累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驱动商业的改变,数字经济前景巨大。然而企业的数字化却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的故事,而应当是一个关于企业转型的故事。忽略数字化的企业在未来数字时代的竞争中将失去其积累的优势,而浑浑噩噩的巨资投入也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业绩的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锦上添花的工程,不能让数字化停留在IT部门,而是既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者来部署和推动,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而且需要使数字化转型切实地贯穿整个组织和职能,在运营环节落地并予以执行。通过数字化推动核心业务转型以及发展新业务,制造企业方能实现动能切换。

数字化也并非一个项目、一次性或是一个时间段的任务,期待数字化的少量投入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现实。如下图所示,我们将样本企业按数字化水平由低到高分组排序后,各组别的经营绩效一直围绕平均水平波动。但当在数字化水平超过阀值时,经营绩效均值展现出大幅提升,比均值高出54%。这说明以数字化实现卓越绩效需要持续、累积的投入,只有当将数字化融入企业经营实践的各方各面,才能最终体现为经营绩效的跃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