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敏捷韧性,引领金融数字基建创新力

2024-06-12
305
1

当前,全球金融机构面对经营环境、息差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更需要不断深化其数字化进程。同时,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和数智化转型的先锋,金融行业对高可靠、高安全有着极致要求,而日益开放的服务和无所不在的体验,使金融机构面临外部攻击、业务连续、高效运营、客户体验等多重变化和挑战:

• 服务场景更加多元。商业银行正通过开放平台与各行业客户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更全面的生态系统,为中小微企业、乡镇企业、农业经营等群体提供更快捷的金融服务支持,实现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覆盖;

• 新兴客群如95后数字原住民的行为变化,加速了金融交互模式改变。ChatGPT的爆发使金融交互模式加速从数字联接向智能交互演进;

• 金融机构逐步将AI 能力与网点服务、客服支撑、营销推荐、信贷评估、投研投顾等场景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提升服务体验。同时,全球银行纷纷提前布局智能风控体系、安全防御体系,应对日益频发的交易欺诈、勒索攻击,守护资金安全;

• 全球央行正加速推进统一实时的数字支付系统,积极推动数字货币的应用,布局未来,应对海量加密交易的考验;

• 为响应需求的快速变化,金融产品从设计、开发、发布到运营,越发需要高度敏捷性,支撑新业务快速上线。银行生产系统从封闭架构走向开放架构已是大势所趋。但如何保证核心业务在极端环境下的高性能、高可用,是必须攻克的首要技术难题。

全新的数智时代,要求金融机构具备稳健韧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敏捷弹性的数据平台能力,可迅速调整金融产品种类,提供安全可靠的持续服务,以应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构建4Zeros为目标的韧性基础设施

为此,我们提出了金融韧性基础设施的目标“4 Zeros”,包括:Zero Downtime高可用,Zero Wait极致体验,Zero Touch高效运维和Zero Trust可信安全。

敏捷韧性,引领金融数字基建创新力-1

4Zeros不是割裂的能力,而是需要金融云、数据中心、广域网络和分支网点,云网存算跨域协同,形成端到端的韧性体系,包括如下几大关键技术方向:

• 注重金融新型数据中心顶层规划与设计,从业务、投资效益、数据主权、技术约束四个维度进行洞察,根据未来5-10年愿景绘制目标蓝图和TA目标架构(如“两地三中心灾备目标架构”),逐层(应用-服务-资源)定义KPI 和落地实施步骤。

金融数据中心顶层规划

金融数据中心顶层规划

• 建设统一灾备管理平台,提升自动化运维能力。基于多协议接口实现信息采集和资源纳管,完善灾难预演预警、影响评估、辅助决策、敏捷切换、等核心能力,支撑故障快速定位、决策、切换的自动化和可视化管理。

• 建设湖仓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应用经历了历史信息统计、未来趋势预测阶段,正在进入辅助实时精准决策、智能决策阶段。数据湖湖仓一体将大幅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效率。AI时代尤其是大模型的应用,需要更高效的海量原始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更高性能的训练数据加载和模型数据保存,以及更加及时和精准的行业推理知识库存储,需要高可靠、高性能、流量均衡、数据共享的数据平台、存储、计算和网络全栈设施。

大数据分析平台三阶段演进

大数据分析平台三阶段演进

• 构建以容器为基础的云原生应用平台。一方面提升资源发放效率,更重要的要承载全新的云原生微服务应用,实现应用模块化构建,敏捷上线。

• 加速全闪存存储的应用,降低海量数据的TCO,打造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以适应金融应用和数据基础设施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数据潜力。

• 构建统一存储池。面向业务未来发展的数智融合、训推一体架构, 需要构建新的数据范式,推动新的数据格式、新的数据访问协议、存内计算,以统一的数据存储池管理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和训练数据。

• 面向数据中心联接,基于高性能网络设备和智能管控平台,构筑高可用容灾DCN网络,提供极速切换0中断、网络变更0事故,故障定界0担忧的三大能力。

• 面向业务承载网络,需支持端到端IPsec和SRv6能力,提供基于用户ID的切片部署,确保业务快速接入并端到端安全加密,并通过云网边端一体智能化的防护,为分支提供和总部一致性的安全保障,守护金融分支网点的安全。

• 在网络管理层面,管控平台需改变传统运维手段只能看到隧道层,无法可视和定位某个具体应用质量问题的现状,支持应用级业务可视和调优,基于应用对拥塞点或者故障点进行自动定位和优化,精准还原客户业务体验、辅助运维人员快速逐点排查。

• 针对AI、大数据、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应用,建设新应用和数字基础设施的联合设计团队,坚定不移地推进数据库存算分离、存光协同、云网协同的新架构,充分发挥从应用到硬件的专业能力,实现强强联合。

跨技术多域协同,联合设计

跨技术多域协同,联合设计

华为金融行业韧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我们不断优化云、管、边、端的ICT产品组合,为金融行业打造更安全、韧性的数智基础设施,例如:

• 在数据库GaussDB和数据存储Dorado协同容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MAS多活高可用架构,为金融多地多中心形成切实的架构参考;

• 为数据中心提供MRP存网协同防勒索方案,实现病毒发现快、数据隔离快、业务恢复快。MRP已在全球百余家银行部署,受保护的核心数据超过100PB,恢复速度快于业界5倍;

• 推出安全SD-WAN及SASE方案,精准识别终端异常行为,构筑安全的泛在连接,支撑金融网点业务切换零感知;

• 发布网络数字地图方案,实现了业务全景可视,基于全方位的系统监测与管控机制高效支撑了1 分钟感知故障、3 分钟定位根因、5 分钟故障恢复的自愈模式;

等等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助力全面提升金融系统韧性。

在迈向金融数智化的路上,华为持续打造竞争力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客户。截至目前,已服务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的3600多个金融客户,包括全球Top100银行中的53家。华为与全球80多家大型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成为金融数智化转型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读者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参考,不作为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的官方依据。如需了解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详情,请访问产品与技术介绍页面或咨询华为公司人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