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如何更好地从云革命中获益?
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谈起大数据和云计算,不少人会联想到许多灵活机智、极富野心的初创公司,但实际上很多跨国企业正在大数据创新的前沿、运用相关新ICT技术对其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和创新。如果这些跨国企业成功了,巨大的变革将冲击组织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在大数据推动的商业革命暗涌中,要么学会使用大数据的杠杆创造商业价值,要么被大数据驱动的新生代商业格局淘汰。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表明,成熟的云计算运用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存在着正相关性。比之那些被动消极的公司,云计算应用的翘楚在产品创新和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成效更为卓著。
那么,大数据究竟能在哪些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呢?根据IDC和麦肯锡的大数据研究结果,大数据主要能在4个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笔者将其简称为大数据的4个商业价值杠杆。企业在大踏步向大数据领域投入之前,必须清楚地分析企业自身这4个杠杆的实际情况和强弱程度。
比如,在线视频播放服务商Netflix打破了原本对影片类型粗放式的分类方法,将影片分成至少76897种“微类型”,从而分析出最受欢迎的影片类型以及最受欢迎的演员与导演等。基于此,Netflix建立了用户偏好大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价值在于,如果市场需要,Netflix可以根据标签拍摄相应类型的片子。
比如,2016年通用电气拨出10亿美元预算专款在其生产的燃气涡轮、飞机引擎和其它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如此将这些设备连接到云平台上,再通过分析这些机器运行的大数据来为客户精准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
比如,沃尔玛开发了一个叫做Retail Link的大数据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整个供应链可以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供应商和沃尔玛的品牌价值也同时得到了提升。通过在整条供应链上分享大数据技术,沃尔玛引爆了零售业的生产效率革命。
比如,Tesco收集了海量的顾客数据,通过对每位顾客海量数据的分析对其信用程度和相关风险进行极为准确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Tesco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未来Tesco还有野心推出自己的存款服务。
通过以上4个杠杆,大数据能够产生出巨大的商业价值,难怪麦肯锡说大数据将是传统4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5大生产要素。大数据对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投入回报率和用户体验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大数据优势将成为企业最值得倚重的比较竞争优势。比如根据麦肯锡的估计,如果零售商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其营运利润率就会有年均60%的增长空间,生产效率将会实现年均0.5%~1%的增长。
展望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对跨国企业商业模式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4个世代的人携手合作将打开跨国企业创新洪流的闸门,因为所有这些人通过互联设备将随时与云端的大数据和超级计算能力链接,这种链接将为跨国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超强配送渠道和知识分享与勾兑的能力。
曾几何时,大象跳舞被跨国企业视为神话,但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使大象跳舞成为可能。在这个颠覆性创新频繁的时代,不会跳舞的大象将无法生存。跨国企业的云革命已经开始,要么拥抱它,要么被毁灭。